可以准备
但不要过度准备
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:决定健身,却想等做完健身计划、买完一系列运动装备再开始;想看一本书,必须要有一天的空余时间、安静的环境,才能开始看......拖着拖着,就没有了当初的“心气儿”,最后干脆放弃。
想做一件事,总要等自己觉得准备万全、万无一失了再去做,这是很多人都陷入的“过度准备”状态。“过度准备”就像伪装忙碌的“假动作”,我们以为做好充足的准备,进度就到了99%,离成功只差一步,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虚假的满足感,只要还没开始行动,进度就永远停滞在0%。
有备无患的想法确实没错,可是没有人能做到准备得百分百充分。长期的“过度准备”只会阻碍我们的行动,导致很多事情半途而废,让自己越来越不自信。
过度追求完美
容易让人倍感压力
“过度准备”,往往源于对“不完美”的恐惧。生活中,有些人总想着“准备好了再开始”,等所有条件都成熟,等自己足够优秀再去做,结果一等再等,把原本可以着手的事拖成了遗憾。
可是,生活本就充满不确定性,做一件事的“完美时刻”或许并不存在。无论我们准备得多么细致,也无法完全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,将遇到哪些挑战。
所有的完美都建立在完成之上,没有谁能一开始就做到无懈可击。与其一开始就因为追求完美而给自己极大的心理压力,不如先行动起来,在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。
哪怕现有的成果并不完美,也允许自己在试错中进步、成长。先完成,再完美;先出发,再慢慢调整方向。
三个方法
帮你克服过度准备
想要克服“过度准备”,以下三个方法,你可以试试:
1.先行动,再准备
打破“过度准备”的内耗,不妨试着先行动、再准备。先迈出第一步,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什么是我们需要的,然后再根据实际需要去做准备。
想要养成跑步习惯,不必等买了专业跑鞋、规划好完美路线才开始,穿上普通运动鞋先下楼跑起来,再慢慢调整为更合适的路线和装备。
2.减少对困难的预设
在事情开始之前,我们可以转换一下思路,只要方向是正确的,就不要一直想“这件事有多难”,而是想“先试试再说”。
很多时候,当我们真正投入事情本身时才会发现,那些困难只是被我们放大了。实际去做的时候就会发现,它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。
3.适当放低期待
行动开始之前,适当放低期待并不意味着消极面对,而是不让自己陷入对“完美”的追求。试着调整心态,允许自己做得不那么完美,让自己平和、从容地应对未知,慢慢改善。
卸下对结果的执念,反而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当下的行动上。轻装上阵,反而可能在不经意间收获惊喜。
种一棵树
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
其次是现在
如果你心中有想做的事情
看准了就大胆去尝试
任何时候都不晚!
来源:人民日报夜读,综合壹心理、央视新闻等|主播:赵文龙
本期编辑:王若彤股票配资门户在线阅读,实习生:甘雨欣、余典
富兴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